指南新聞

Zenless Zone Zero (ZZZ) PC 優化設置

Zenless Zone Zero(簡稱“ZZZ”)是開發商 miHoYo(全球又名 HoYoverse)最新且最受期待的增蛋遊戲目錄中的新成員,之前曾製作過 Genshin Impact 和 Honkai: Star Rail 等熱門遊戲。這款遊戲於 2024 年 7 月 4 日發布,利用 Unity 引擎並利用 3D 卡通渲染技術賦予其優雅的動畫外觀(在《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或《Hi-Fi Rush》等遊戲中出現),使其充滿活力的未來主義主題和一系列角色栩栩如生。

這款遊戲在所有平臺上的下載量已經達到5000萬次,還有更多角色事件即將到來,它有望作為最終的新扭蛋遊戲佔領互聯網。Zenless Zone Zero 目前可在 PC、PS5、iOS 和 Android 上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平臺都有不同的版本(又名版本)。

這意味著雖然它可能在行動裝置上運行良好,但 PC 或控制台版本可能無法運行,因為它們具有更重的構建和尺寸。這就是為什麼在本指南中,我們將介紹每個圖形設置並對每個選項進行基準測試,以推薦PC上 Zenless Zone Zero 的最佳圖形設置,以獲得最流暢的體驗。您可以根據PC的功率水準(在文章末尾附近定義)選擇的推薦選項將在最後展示。

要優化的 Windows/系統設置

  • 啟用 Resizable BAR
  • 打開 Game Mode(遊戲模式)。
  • 啟用硬體加速 GPU 調度 (HAGS) 和視窗優化。
  • 使用 Windows「高性能」電源配置檔,並將 GPU 電源管理模式設置為相同模式。
  • 如果您差點錯過 60 FPS 大關,請超頻您的 GPU。
  • 確保使用正確的 XMP/EXPO 記憶體設定檔(如果可用)。
  • 這是包含更詳細說明的指南

Zenless Zone Zero PC 規格

要以 1080p 60 FPS 的「」預設設置運行遊戲,您至少需要 2016 年的 Intel Core i5 7th 或同等 CPU,並與 2014 年的 NVIDIA GTX 970 或同等 GPU 配對。完成它至少有 8 GB 的雙通道 RAM 和 57 GB 的存儲空間(另外需要 58 GB 用於解壓縮,即總共 115 GB 用於安裝),最好是 SSD。

來自 Epic Store 的官方規格

將其推到推薦設置,對應於 1080p 60 FPS 的“”預設級別,您需要 Intel Core i7 第 10 代或 2020 年的同等 CPU,與 NVIDIA GTX 1660 或更高版本配對。

規格非常適中,只要您擁有 過去10年構建的筆記型電腦或PC,這款遊戲應該運行良好。這裡唯一的瓶頸是存儲空間,尤其是 SSD 要求, 因此請確保在開始之前清理出足夠的空間!

我們還建議使用官方的 “HoYoPlay”啟動器這裡 下載和管理此遊戲(點擊立即下載)。與 Epic Store 版本相比,這應該可以獲得更快的更新並且需要更少的啟動器步驟。但需要注意的是,Epic Store 有時可以為遊戲內購買提供折扣,並且由於遊戲內帳戶相同,因此兩個版本可以在需要時同時使用。在一個上購買,通過另一個上發佈,省錢,獲利!

我們的測試台

  • 中央處理器: 英特爾酷睿 i7-14700KF。
  • 母板: 技嘉 Z790 Gaming X AX.
  • 冷卻器: 華碩 ROG Strix LC II 360。
  • 顯卡: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超級。
  • 記憶體: 16GB x2 DDR5-6000 CL36。
  • 電源: 海盜船 RM1000e。

顯示模式

將其保持在 「Fullscreen」 中。這可確保遊戲獲得最佳性能,並且其他應用程式不會分散遊戲的注意力。其他顯示模式可能會導致卡頓和不必要的 FPS 下降。

考慮到這是一款圖形要求相當不高的遊戲,如果您想同時使用其他應用程式,您也可以切換到“視窗化”,這取決於個人喜好。

解析度縮放:1080p vs. 1440p vs. 4K 基準測試

優化遊戲時,首先要做的是更改解析度。您應該使用與顯示器匹配的解析度。但這也取決於您的系統。根據經驗,高端系統應以 4K、中端 1440p 和低端 1080p 為目標。

在我們的系統上,從 4K 切換到 1440p,性能沒有變化 從 4K 切換到 1080p,性能提高了 0.8%。這句古老的格言當然是正確的,較低的解析度意味著更好的幀。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受到嚴重的 CPU瓶頸,這意味著降低解析度並沒有多大作用。如果您的 GPU 功能較弱,您將看到更明顯的差異。

請將其保持在 顯示器的解析度 ,並且僅在所有其他方法都失敗時更改它。

Zenless Zone Zero 的最佳圖形預設

選擇目標解析度后,我們可以開始優化以增加幀數。我們將查看接近末尾的 「Rendering」 選項,因為只有當所有其他方法都失敗時,才會觸及它。

Zenless Zone Zero 有三個預設,分別是 “Low”、“Medium” 和 “High”。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疊加的。

GeForce RTX 4080 Super(和酷睿 i7-14700KF)在 ZZZ 的 4K“高”設置下平均可管理 168 FPS。以下是從「4K 高」預設到「4K 低」預設的增益百分比排序的預設:

  • 中:21%
  • 低: 28%

在接下來的部分中,嘗試讓您更接近目標幀的預設,我們將繼續切換每個選項以最大化幀,同時保持視覺保真度。

垂直同步和 FPS

垂直同步 有助於將幀與顯示器的刷新率同步,以説明防止螢幕撕裂,但代價是延遲增加。僅在出現明顯的螢幕撕裂時打開此選項,否則,請保留此選項  Disabled可獲得無上限的刷新率和更低的延遲。如果您的顯示器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可變刷新率 (VRR) 解決方案,請考慮將其打開。

FPS (Framerate Limit) 有助於防止因幀速率波動而引起的抖動,以實現一致的圖形和網路性能。將其保持在 「Unlimited」 ,除非你經常出現卡頓。在這種情況下,請將其打開並保持在顯示器的刷新率,以獲得最佳體驗(通常為 60)。

抗鋸齒品質

抗鋸齒用於平滑鋸齒狀邊緣,在對象的邊界上最明顯為「鋸齒狀」。。啟用它有助於平滑這些邊緣,並使圖像看起來更具凝聚力,但會略微模糊。 在 TAA 和 SMAA 之間切換,我們得到以下 FPS:

TAA (Temporal Anti-Aliasing) 對這裡的幀沒有影響,而 SMAA(Subpixel Morphological Anti-Aliasing)有 1% 的 FPS 損失。如果您不介意增加的模糊度, 請堅持使用 TAA ,如果您不介意鋸齒狀邊緣,請隨時將其關閉,因為性能相同。如果您想要更流暢的圖像,但代價是丟失一些幀,您可以嘗試切換到 SMAA。

陰影

“Shadows(陰影)”控制遊戲中使用的陰影貼圖的解析度和品質。此設置控制物件和角色的動態陰影以及太陽投射的陰影。從高到低會降低陰影貼圖的解析度和品質。

從高點開始下降,收益為:

  • 中:0.1%
  • 低: 2.3%

我們幾乎看不到高和中之間有任何區別,而低則為我們帶來了 FPS 提升。

  • 對於視覺保真度:”,因為中等之間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 對於 FPS:

FX 詳細資訊

此設置調整粒子密度和粒子系統發射的粒子效果的品質,例如子彈、爆炸、火焰等發出的效果。設置越高,場景中存在的粒子就越多,因此可見的效果就越多。

從高點開始下降,這裡的收益是:

  • 中:0.1%
  • 低:0.5%

  • 對於視覺保真度:“用於解決由於更多爆炸等原因導致的額外下降,同時保持健康的顆粒密度和品質。
  • 對於 FPS:”是因為總會有粒子數量突然增加的情況,我們希望影響盡可能小。

著色品質

著色質量 設置環境陰影的視覺保真度,類似於環境光遮蔽,但更微妙,在照明時影響不同對象的顏色。這意味著它控制照明的準確度。這在像 ZZZ 這樣使用卡通渲染的遊戲中非常重要,因為調低它會使一切看起來都很平淡,包括頭髮和其他顯示元素。

如上所示,對性能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低設置甚至會引入 CPU 瓶頸,使其比更高的選項更糟糕),同時使遊戲在演示中看起來更差。無論如何,請將其保持在 「High」 狀態。

字元品質

這個設置通過更改遊戲中角色網格中的多邊形數量來控制細節級別 (LOD)。設置越高,對象的幾何體越詳細,CPU 負載就越高。這個遊戲似乎也改變了這個設置下角色的紋理解析度

如上所示,由於瓶頸,將其調低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或者具有可以忽略不計的積極影響。將此 1 保留為 「High」。

環境品質

與前面的設置類似,但針對環境本身。此設置控制遠處對象的細節級別並更改其渲染距離,調整從視圖中剔除物件(與玩家)的距離,包括植被、建築物和敵方單位(導致彈出視窗)。

同樣,此設置在此遊戲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以犧牲更糟糕的環境和LOD為代價,僅增加了 0.1%。將此值保持在 「High」 (高)。

鏡像反射

此遊戲中的 Mirror Reflections 通過設置大型物體(如高樓和風景)以及附近的較小物體和水坑中的螢幕空間反射等產生的全域場景反射的渲染頻率和解析度來控制環境中的反射細節。因此,它不僅適用於鏡子,而且更適用於一般的 「反射」。在low和 above時,我們可以訪問反射中的立方體貼圖。

如上所示,與其他設置相比,此設置對幀有巨大影響。從高處下降,我們獲得以下好處:

  • 中:16.3%
  • 低:16.3%
  • 殘疾:17.6%

只有在從高到更低時才能獲得好處。即使禁用該設置,之後也幾乎沒有給我們任何幀。因此,我們建議使用 「Medium」 來獲得視覺保真度,如果你需要更多的 FPS,則建議使用 「Disabled」。

體積霧

此設置可修改體積霧的解析度和品質,以創建更清晰的光束和霧效果,在光源或陽光穿過霧區域的地方很明顯。遠處的霧霾也很明顯,對於遊戲的視覺呈現非常重要。

如上所示,與其他設置相比,此設置對幀也有重大影響。從高處下降,我們獲得以下好處:

  • 中:1.1%
  • 低:1.2%
  • 殘疾:2.6%

由於它在遊戲的視覺呈現中很重要,如果您需要更多的 FPS,請堅持使用“”並降至“”。 不要禁用 這個。

泛光、扭曲、顏色濾鏡強度

  • 泛光 是遊戲世界中某些物件(如光源)的發光。通常,這應該不會產生影響,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通過禁用此功能獲得了 1.5% 的收益。因此 ,我們建議對幀禁用此功能,但如果您有足夠的 FPS,請堅持使用您喜歡的選項。
  • Distortion 基本上是一種熱變形效果,圍繞著火等發熱物體,類似於熱霧效果。但在這個遊戲中,也可以在熱量以外的來源周圍看到它,例如“乙太”。 沒有注意到性能影響,因此是個人偏好
  • Color Filter Strength 是一種後處理效果,基本上充當 Instagram 濾鏡。 這又一次完全是個人偏好, 我們在測試中沒有注意到性能影響。嘗試將其調低至 0 以檢查差異並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它以呈現遊戲的呈現方式。(開發人員預設將其設置為 10,因此如果您想要原始預期的體驗,請將其保留在那裡)

渲染

“渲染”或解析度縮放是一種以犧牲解析度為代價大幅提高性能的方法(在放大時會增加模糊度)。我們將其保留在最後,因為始終建議在 native(即1)下棋。如果您在嘗試了上述所有優化設置后仍在為幀而苦苦掙扎,那麼是時候嘗試放大了。(DLSS 或 FSR 不包含在此遊戲中,但可以分別通過 Nvidia 或 AMD 控制面板啟用)

默認情況下,遊戲從 Render Scale (渲染比例) “1” 開始,這意味著它以您選擇的原生解析度進行渲染。從 1 開始,我們得到以下內容:

  • 0.8:0.2%
  • 1.2: -22.5%

再一次,被詛咒的 CPU 瓶頸在這裡打擊了我們,0.8 只提供了 0.2% 的好處。同時,將其增加到 1.2(以高於原始解析度的解析度渲染以獲得更清晰的圖像)將使 FPS 降低 22.5%。但是,如果您的 FPS 低於標準(低於 60 甚至 30),則將其更改為 0.8 應該會有所説明

同時,如果您有很多額外的幀可以像這裡看到的那樣,請考慮嘗試 1.2 以在遊戲中獲得最好看的清晰圖像。

其他設置

在“其他”設置下,“顯示戰鬥 DMG”選項可用。我們建議將其保留為 Enable,但如果您確實需要更高的 FPS 或看到卡頓,請考慮“禁用”此功能。這是指您在攻擊時在敵人身上看到的數位。

Zenless Zone Zero:CPU 瓶頸

Zenless Zone Zero 主要是 GPU 綁定 4K (UHD)。1440p (QHD) 和 1080p (FHD) 受 CPU 嚴重限制 ,使用“高”質量圖形預設設置時,GPU 繁忙偏差分別為 41% 和 53%。

4K 高預設
1440p 高預設
1080p 高預設

黃線表示“GPU-Busy Deviation”,表示 GPU 必須等待 CPU 處理數據的時間,表示 CPU 瓶頸。這表明瞭一些優化問題,因為人們會期望在如此現代的CPU上獲得更高的 FPS。希望 miHoYo 未來的補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Zenless Zone Zero 的最佳 PC 設置

以下是高端和低端PC配置的優化設置:

全屏 已) )、、
優化設置高端 PC中端 PC 低端 PC
解析度4K (3840 x 2160)、1440p (2560 x 1440)、1080p (1920 x 1080) 或更低
顯示模式全屏/視窗/視窗全屏
V-Sync已禁用已禁用禁用
FPS無限無限
抗鋸齒品質SMAA、SMAA、TAA或關閉
陰影
FX 細節
著色品質
人物品質
環境品質
鏡像反射 (Mirror Reflections)高 (High) 中 或 已禁用
體積霧 (Volumetric Fog) 高高 (High中 或 低(Low
BloomPersonal Choice個人選擇已禁用
Distortion個人選擇個人選擇 個人選擇個人選擇
濾色器 強度個人選擇個人選擇個人選擇
渲染1.21.2 或 10.8 或 1

以下是我們對 高端、中端和低端 PC的定義:

高端中端低端
CPU核心 i7-13700K/Ryzen 7 7800X3D核心 i5-13600K/Ryzen 5 7600X小於: 酷睿 i5-12400/Ryzen 5 3600
GPURTX 4070 Ti Super/RX 7900 XTRTX 4070/RX 7800 XT小於: RTX 4060/RX 7600
記憶體32GB(雙通道)16GB(雙通道)小於: 16GB(雙通道)

Back to top button